認識我們 醫療服務 先進設備衛教資訊(連結-將會另開視窗) 學術研究 環境介紹 門診時間交通指南(連結-將會另開視窗) 回首頁
 


裝飾用圖片
頭頸癌患者放射治療後頸動脈狹窄之風險
裝飾用圖片
公告日期:2022/08/10
裝飾用圖片

頭頸癌患者放射治療後頸動脈狹窄之風險

期刊來源:

The risk of carotid stenosi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after radiation therapy. Oral Oncology 2018;80:9-15.

 

報告者:張慧如護理師   指導者:呂彥德醫師


    前言

頸動脈狹窄(carotid stenosis ; CAS)定義不同,範圍從50%80%的管腔縮小,在將CAS定義為管腔縮小50的人群中,CAS患病率高921%)的獨立預測因素包括年齡、糖尿病(DM)冠狀動脈疾病(CAD)吸煙以及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的病史。頭頸部放療是中風和無症狀CAS的獨立危險因素。兩篇回顧性研究對頭頸癌患者的監測、流行病學和最終結果分析表明,與單純手術相比,放射線治療會增加10年的中風風險和15年的致命性中風風險。本篇研究於2000年開始對頭頸癌進行放療後的CAS篩檢,Doppler ultrasoundUS頸動脈超音波通常在放療完成後12-18個月進行,當CAS <50,每3年進行一次篩檢,CAS50的患者每年進行篩檢,並轉診至血管外科進行進一步評估和處理。

 

    材料及方法

20001月至20165月期間在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對非轉移性頭頸癌進行治愈性或術後放療並接受頸動脈篩檢的所有成年患者的病歷進行了回顧性審查,排除標準包括之前有CAS,中風或頸部放療,或放療完成後2年內未能獲得基準的頸動脈篩檢。CAS被分析為包括無症狀頸動脈狹窄(a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和腦血管事件CVEs的綜合結果。無症狀頸動脈狹窄定義為頸動脈影像ultrasound動脈造影電腦斷層血管攝影術(CTA)和核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顯示頸總動脈和/或頸內動脈管腔直徑減少≥50%CVE被定義為中風和/TIA

 

在放射治療電腦斷層計畫中對頸動脈和頸動脈球進行輪廓分析,為每個頸動脈和頸動脈球計算以下劑量參數:最大劑量、平均劑量和接受40506070GyV40V50等)的部分器官體積,並以10Gy遞增,分析最大劑量和平均頸動脈劑量。

 

    結果

 20001月至20165月非轉移性頭頸癌共有366名患者符合納入標準,從RT完成到最後一次追蹤的中位時間為4.1年,患者主要為男性佔80,平均年齡為59.6(範圍:2397。鱗狀細胞癌佔95%,原發腫瘤部位以口咽癌佔多數63%),大多數患者為局部晚期疾病III期為16%;IV期為71%)91的患者使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IMRT)77患者接受兩側頸部放療,大多數患者接受常規分次放射治療72%)並同時接受化療75%),頸動脈超音波是主要的影像篩檢方式95%),頸動脈平均劑量為48±19Gy。放療後患者平均接受了兩次頸動脈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有18位患者中風5%)13位患者TIA4%)58位患者16%)為無症狀CAS

11

    圖2顯示composite CAS和無症狀CAS的發生率,累積綜合CAS發生率(圖2A2年為11520829,而無症狀CAS發生率(圖2B2年為12523834。單變量分析顯示年齡、吸煙、糖尿病和冠狀動脈疾病與composite CAS顯著相關;多變量分析顯示DM可預測綜合CAS (p = 0.03;每條頸動脈composite CAS的單變量分析顯示與吸煙,高血脂症(HLD)DMCAD和週邊動脈疾病(PAD)顯著相關。在單變量分析中,頸動脈或頸動脈球放射治療劑量參數與composite CAS沒有顯著相關。
12

四、結論

       本研究儘管沒有明顯的放射線劑量反應關係,但無症狀CAS的高發生率仍需要在頭頸癌患者進行放療後執行頸動脈篩檢。

裝飾用圖片
裝飾用圖片 更新時間:2022/8/11 16:18
光田醫院首頁下方logo(連結-將會另開視窗)
沙鹿總院:(R.O.C.) 臺灣 台中市沙鹿區沙田路117號 電話:(04)2662-5111
大甲院區:(R.O.C.) 臺灣 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 電話:(04)2688-5599
瀏覽人數:00262493
最佳瀏覽狀態: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版本 / 螢幕解析度 1024x768 / 最新更新時間:2024/05/18 10:57
光田綜合醫院 版權所有 © 2008 KTGH. |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網站導覽  | 網網相連  | 聯絡我們  | 網站導覽  | 全文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