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VB/JavaScript語法,但是並不影響您獲取本網站的內容,請自行輸入正確的資料
Logo Logo
字體 小型字體 中型字體 大型字體
繁體中文 全球資訊網-簡體中文 全球資訊網-English
認識光田 醫療服務 掛號服務 衛教天地 病患須知 教學研究 回首頁

裝飾用圖片
哈燒新聞單元圖片
哈燒新聞
哈燒訊息
活動快報
衛教講座
活動花絮
採購公告
:::裝飾用圖片
腸病毒高峰期「咽峽炎」病例大增
醫師籲:「濕、搓、沖、捧、擦」正確勤洗手 能有效防堵腸病毒
單位/發表人 : 兒科  發表日期: 2007/6/22
裝飾用圖片
洗手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評估,隨著溫度逐漸上升,今年腸病毒疫情將於六月底進入高峰期,而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門診中從五月至今也增加了近5倍的腸病毒病例,其中又以會造成喉嚨或口腔出現水泡引發潰瘍發炎症狀的「咽峽炎」為大宗,甚至有許多幼童因而需住院治療,頓時讓光田綜合醫院的兒童病房熱鬧不已。醫師呼籲,幼童杜絕腸病毒最有效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要力行「濕、搓、沖、捧、擦」的正確洗手方法並勤洗手,且家長自身也別忘了要勤洗手,尤其在外出返家後最好先洗手後再抱小孩,以免讓自己也成為腸病毒的傳播媒介。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李昭儀醫師表示,從五月下旬開始,幼童罹患腸病毒的病例明顯增加,且這一波腸病毒疫情主要以罹患咽峽炎為主,年齡從6個月大嬰兒到10歲幼童都有,主要症狀為發燒、口腔內的上顎處,出現水泡、破皮進而潰瘍發炎等,且有不少幼童因為口腔潰瘍發炎腫痛得無法進食,因而必須住院觀察治療。由於腸病毒主要藉囗鼻分泌物、飛沫及接觸等途徑傳染,因此家中若有幼童感染腸病毒,應與其他年齡較低的小孩隔離,否則互相吸了對方奶嘴或共吃一份食物,就很容易造成相互傳染,像這一波住院治療的病童中,就有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四個堂兄弟姐妹,相互感染而住院觀察治療。此外幼稚園及托兒所學童接觸頻繁亦是主要傳染來源,所以患童最好請假在家休養一週,避免腸病毒流行進一步擴大。
    家住龍井的林媽媽表示,我11個月大的小女兒因一直反覆發燒,後來連牛奶也不喝的一直哭,所以趕緊到醫院求診,才發現原來是感染了腸病毒導致喉嚨破皮疼痛和發燒。其實我小女兒的堂哥也是因為感染腸病毒、喉嚨破皮腫痛而住院,或許是因為大家都住在一起,有時候不注意小朋友就會互換奶嘴,甚至去吸別人的奶瓶,所以才會有機會彼此傳染。
    照顧三歲以及四歲孫女的林阿嬤也表示,一開始是小的孫女先發燒、喉嚨痛,結果隔天換姐姐也開始發燒,後來因為孫女兩個一直反覆發燒,而且喉嚨還腫大疼痛,根本沒辦法吃東西,所以只好住院治療。
  光田綜合醫院小兒科李昭儀醫師近一步表示,腸病毒多發生於十歲以下的小孩,其標準症狀為口腔後部咽喉處、手掌、腳掌或肛門周圍出現紅腫水泡,因此又被稱為「手口足病」或「咽峽炎」,嚴重者甚會引發腦脊髓炎、肺水腫、心肌炎等腸病毒重症,尤其三歲以下幼童抵抗力弱更需嚴防重症,因此若發現家中小朋友出現持續性發燒、食慾不振、口腔潰瘍、嗜睡、抽搐、意識不清、手腳無力或呼吸急促等症狀時,即應儘早就醫。此外腸病毒型別很多,因此父母切勿以為感染過即可有抗體而過於輕忽,建議在這波腸病毒流行期,家長務必教會孩童正確的洗手,並注意家中環境衛生,而小朋友最常接觸的玩具亦可能是病毒傳播的媒介,因此建議家長可將家中玩具清洗並放置太陽下曝曬,藉紫外線降低腸病毒的活性,並讓幼童遠離夏日健康駭客的威脅。
裝飾用圖片
裝飾用圖片 相關網站:
小兒科
裝飾用圖片 最後修改時間:2007/6/22 上午 10:40:00

瀏覽人數:060011671 裝飾用圖片 網站導覽 裝飾用圖片 網網相連 裝飾用圖片 採購公告
  1. 沙鹿總院:台中市沙鹿區沙田路117號 電話:(04)2662-5111
  2. 大甲院區: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 電話:(04)2688-5599
本網站內容屬光田醫院所有,一切內容僅供使用者在網站線上閱讀,禁止以任何形式重製部分或全部內容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宣告